(通讯员:胡菁菁)由于今年的8月以来,重庆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,导致北碚、涪陵、巴南、江津、等地相继发生了多起山火。在这突发的“烤”验下,重庆人民组成了一道道人墙,誓死守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而在这志愿者大军中,也有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子的身影。为弘扬青年志愿者勇于奉献,知难而上的积极精神,我院于9月12日对参与此次北碚山火救援的传媒学子曾子萱进行了线上采访报道。
曾子萱来自20级播音4班,在此次山火之前,她就曾投身过多次志愿服务。如在她家附近,她会主动去一些小的博物馆担当讲解员。在社区做义工,向老人家宣传普法知识。此外,在今年8月重庆疫情形势严峻,需进行全民核酸时,她也主动提出要成为防疫志愿者中的一员。
就在她正忙于全民核酸工作时,她从媒体和朋友圈中,得知北碚的山火形势不容乐观,山火救援紧缺志愿者。于是她便在8月26日,和同伴一起奔向了北碚缙云山,成为了“人墙”中的一员。由于女生体力有限,所以她一开始被分配到的工作是在山脚整理物资。但后期由于志愿者人数的再度紧缺,她便担当起了从半山腰运送物资到山顶最高起火点的任务。她向我们介绍,志愿者们需要在坡度极大的山坡上,组成一道人墙,挨个运送物资,然后逐步向上爬,换最上面的人下来休息。
在此次的救援活动中,她表示,作为女生,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体力不支。26日,下午1时是曾子萱首次上山,对还未吃午饭的她来说,爬上山显得尤为困难。因为山坡的坡度很大,且脚下的沙土由于被火烧过,所以沙子十分疏松,脚没有着力点,很难站稳,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向上前进。所以她出现了低血糖的状况,之后在志愿者的补给站,服用了葡萄糖,她才慢慢缓了过来。
面对辛苦的志愿服务,她坦言:“你甚至来不及觉得累,因为你全身心都投入在了救援上”。经过此次救援活动,她认为在面对如此大的山火时,一定不要小瞧个人的力量,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去尝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她说“当你真正尝试着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后,那种欣喜和感动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。这样的一次尝试,感觉真的很不一样”。而曾子萱的此次事迹也被环球时报和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。
最终重庆各地的山火,都在重庆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熄灭。山河无恙,人间皆安。感谢和敬佩那些坚守一线的烈火英雄和白衣天使,以及所有的志愿者们,以吾辈之青春,守护盛世之平安。